仲景有一症而用两方者;在太阳,先麻黄继桂枝,是先外后内法;在厥阴,先建中后柴胡,是先内后外法,亦是令厥阴转属少阳之机。 桂枝之自汗,大青龙之烦躁,皆兼里热。
故同为太阳受病,而脉症与总纲异耳。如误作风治,用辛散以助阳,则真阴愈虚,用燥剂以驱风,则血液愈涸。
自汗、心烦、恶寒,皆阳虚症,独以脚挛急认是阴虚;咽干,烦躁,皆阳盛症,独以厥认为亡阳。或下之而仍不汗喘不止,其阳气重也。
如是内热之表,即荆芥、薄荷,皆足亡津液而成胃实。茯苓以伐肾邪,桂枝以保心气,甘草、大枣培土以制水。
和解其外,惟有桂枝一法;消息其宜,更有小与之法也。若一服汗出病瘥,停后服,汗已遍身,则邪从汗解。
本条当有汗出症,故合用桂枝、承气。夫既云衄乃解,又云自衄者愈,何得阵后兴兵?